Manus能够独立思考、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直接交付完整成果机械阀门隔膜阀,被称为真正的自主智能体。
4.Manus AI创始人肖弘,92年出生,曾连续创业,推出壹伴助手和微伴助手等AI产品。
5.目前,Manus尚未完全开放,只有通过邀请码才能体验,创始团队表示将优先保障现有用户的核心体验。
3月6日凌晨,继DeepSeek之后,科技圈又出“大爆款”,所有人都被一个名为Manus的产品刷屏了。
日前,来自中国的创业公司Monica正式对外发布通用型AI Agent产品Manus。据团队介绍,Manus在GAIA基准测试中取得了SOTA(State-of-the-Art)的成绩,显示其性能超越Open AI的同层次大模型。
3月6日,Manus AI 合伙人张涛在社交平台发文回应Manus意外爆火。他表示:“首先给关注Manus的用户和媒体老师们表达一个歉意,过去的17个小时对于团队来说无异于一场充满了各种意外的冒险。我们完全低估了大家的热情。”他还恳请大家对这个几十人的公司多一点包容和理解,“团队正在全力输出,让大家早日体验上更好的产品。”
据悉,这是全球首款真正意义上的通用AI Agent,从官网展示的案例可以看到,它能够独立思考、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直接交付完整成果。官方宣称,Manus不仅仅是一个只会聊天的对话式AI工具,而是一个真正的自主智能体(Agent)。
与Manus同步出圈的还有一段长达四分钟的演示demo。在这些案例中Manus完全自主地完成了从规划到执行的全流程,展示了真正的Agent能力。
演示一开始就放了个大招,官方向Manus发送了一个包含10份简历的压缩文件,Manus能像专业招聘人员一样高效工作。
它会先解压文件,然后逐页浏览每份简历,并记录重要信息。Manus还能异步处理文件,这意味着你可以随时关闭电脑,等任务完成后,它会通知你。
接着,继续向Manus上传5份简历。在认线份简历后,Manus 给出了排名建议,并提供了候选人资料和评估标准作为参考。
由于Manus具有知识和记忆能力,所以下次执行类似任务时,它会直接以电子表格的形式交付结果。
不同于此前各类功能相对简单的人工智能助手,Manus拥有超强学习能力和适应性的“数字大脑”,不再局限于单一任务,而是能够理解复杂指令、自主学习、跨领域协同,真正像人一样思考和行动机械阀门隔膜阀。
在引发科技行业关注后,Manus合伙人张涛在社交平台感谢大家的关注,同时澄清三点:Manus从未开设任何付费获取邀请码的渠道;Manus从未投入任何市场推广预算;内测期间系统容量有限,Manus将优先保障现有用户的核心体验,并逐步有序释放邀请。
Manus AI背后的创始人肖弘,出生于199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毕业后,肖弘连续创业机械阀门隔膜阀,2015年创立夜莺科技,推出壹伴助手和微伴助手,服务超200万B端用户,获腾讯、真格基金等投资。
他还开发了一款号称All-in-One的AI助手产品Monica,最初以浏览器插件的形式推出。通过集成主流大模型(如 Claude 3.5、DeepSeek 等),Monica提供聊天、翻译、文案处理等功能。Monica早期以海外市场为主,用户规模破百万,成为 AI 插件领域头部产品。
今年2月份,Monica的中文版已开启内测,目前免费向国内用户开放。该版本基于DeepSeek R1和 V3 模型打造,具备深度推理思考能力,并支持记忆功能和实时联网搜索。
Manus奉行的技术理念“less structure more intelligence”(更少的结构、更多的智能),与主流也有些不同。他们认为,当数据足够优质、模型足够强大、架构足够灵活、工程足够扎实时,computer use、deep research、coding agent 等能力会自然涌现,无需被设计为特定的产品功能。
目前,几乎所有AI赛道的科技公司都在盯着“AI代理”,3月6日,OpenAI宣布将对达到博士水平的AI Agent每月收费2万美元(约合14.5万元人民币),主要面向企业用户的高端需求,尤其是在金融、医疗、制造等数据密集型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