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身份,却怀着同样的理想——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在五四青年节,记者走近在定海乡村振兴一线奋斗的年轻人,倾听他们的青春故事。
在白泉镇政府大楼内,镇团委书记戴瑜忙着对接协调工作。这位年仅27岁的青年干部,怀揣着建设家乡的热忱,积极投身乡村振机械阀门隔膜阀兴事业。
2020年,刚毕业的戴瑜作为选调生带着组织的期望来到白泉镇金山村。两年的时间里,她以脚步丈量田野,用汗水浇灌热土。为了增强村民们的凝聚力,她改编了村歌,带领村民们用歌声唱响家乡;为了传承非遗文化,她精心策划舞龙等活动,让村里的传统文化走得更远更好。
“在基层工作,因为每天跟群众打交道,非常接地气。每当自己的工作帮助到了老百姓,我就感到很开心。”戴瑜告诉记者。
三年前,戴瑜任白泉镇团委副书记,沉到第一线,投身甬舟铁路机械阀门隔膜阀项目、高铁新城建设等重点工作,在项目攻坚中彰显青年先锋力量。因此前从未接触过征迁政策处理工作,戴瑜积极向老党员、老干部请教,逐步学好政策、吃透政策,护航项目顺利推进。
戴瑜积极做好项目联络员,主动驻点项目一线,全程参与征迁工作各个环节。接待来访的被征迁户,积极参与群众反馈的梳理汇总及答复工作,并象征迁群众耐心传达征收补偿政策,在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同时,大力争取群众对征迁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能参与这项工作非常有成就感,希望为打造高铁新城、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青年力量。”戴瑜表示,这些“人生第一次”的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唯有脚踏实地、迎难而上,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才能让乡村发展得越来越好。
张辉和张良辉是东海百里文廊干览段古禅林示喜咖啡主理人。记者见到他们时,两人正在为新业态“示喜·隐林”开张做准备。
“两位年轻人很有想法,很有创意。我们经过多地考察后,选择在这里开书吧。”正巧,定海区图书馆馆长黄海敏将图书送到“示喜·隐林”。
张辉早在大学时期便经常参加创业竞赛,在心中一直埋下了一颗创业的种子。去年初,张辉带着女儿来到古禅林游玩时萌生出了在此创业的想法,“乡村有自己的特色,有很多美好的东西等着大家去挖掘,像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就对这片绿意盎然的景象‘一见钟情’。”
于是,张辉找到好友张良辉,两人一拍即合,共同打造了古禅林的第一家业态示喜咖啡。去年11月,张辉凭借该项目获得了定海区“十路人才”进文廊创新创业创富大赛初创组金奖。紧接着,他们的第二家业态“草台班子”亮相古禅林。如今,第三家业态“示喜·隐林”也已打造完成。
位于古禅林三号空间的哪吒系列墙绘出自张良辉之手,他先前从事过美术培训工作。自从成为示喜咖啡的合伙人以来,张良辉不断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业态运营出谋划策。
“前段时间《哪吒2》非常火,我们也是想支持一下国漫,进一步带动这里的人流量。”张良辉的美术作品近日还入选了第二届浙东唐诗之路美术作品展。
“我们聘用的都是当地村民,他们自产的农特产品都可以在这里售卖,有时候我们还会帮忙进行加工处理,这样他们又多了一份收入。”张辉介绍说。他们通过努力付出,在为自身事业打开新局面的同时,也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大势所趋。”在舟山千年马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俞佳逸看来,自己有责任将乡村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广大青年们一起肩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
这位90后青年于2021年来到马岙,同年底,在他的主导下,第一届千年马岙稻香节举行。“要走进乡村,一步步去发现村民的需求,去发现风土人情和好产品、好点位,然后想办法吸引人过来。”俞佳逸说。
俞佳逸带领公司团队统筹推进景观建设、产业提升和业态布局机械阀门隔膜阀,通过盘活闲置农房和土地,引入特色民宿、非遗手作馆、露营基地、轻食村咖等农旅新业态,吸引年轻人进村创业、就业。目前,返乡入乡的85后年轻人已有58人。
“俞佳逸办事效率高,前期开店手续都是他帮忙对接好,我们不需要操心太多,平时给他反馈问题,他都能快速有效地解决机械阀门隔膜阀。”知否bistro主理人胡杨芝评价道。
作为引入马岙的新业态,知否bistro在店铺装修时期遇到了问题。村民表示自家房屋墙体变动太大,不愿继续出租民居。俞佳逸耐心劝说村民,等全部装修完再来看看,如果不满意,全部恢复原样。“再后来,他见到房屋焕然一新,态度缓和,还夸我们设计的好。”俞佳逸说。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青年,他们以青春之名,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