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蔡英文当局教育主管部门召开“台湾高中语文课纲审议大会”,讨论将于2019年实施的课纲。其中,“选文比例”最受关注,即台湾高中语文科的文言文比例是否调降至蔡当局主张的30%,原本20篇选文是否降至10篇。
蔡英文当局欲调降古文比例近日来引发强烈争议机械阀门隔膜阀。最新调查显示,岛内近85%的高中语文老师忧心古文比例降低将对学生学习造成影响;海内外已有近5000名学者和民众连署,呼吁蔡当局尊重专业意见,勿操作意识形态。
岛内学者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蔡当局“去古文”动作其实是长期以来“去中国化”的延续,但教育是百年大计,去古文化的后遗症,不只会让台湾学生的语文水平越来越差,而且会越来越削弱台湾民众的文化累积厚度机械阀门隔膜阀,进而导致竞争力下降。”
过半语文老师盼古文比例增至六成“台湾高中语文的古文教育,无论是占比、必修篇目数还是课时数,一直都在持续削弱中。”
针对蔡英文当局拟再调降高中古文比例,台湾资深高中语文老师段心仪在接受导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叹息。
段心仪长期从事高中语文科教学,今年7月刚从著名的“北一女”退休,对台湾语文教育近20年来的演变脉络相当清楚。“语文课时最早是每周5节课,2006年开始减为每周4节课,蔡英文当局打算从2019年开始减至每周3节课。古文在语文科的占比,由最开始的六七成降至2006年的50%左右,蔡当局现在想调降至30%;古文必修篇目,也从2006年课纲规定的40篇不断删减,蔡当局欲降至10篇或15篇。”“其实,高中的古文占比争议从执政时就开始泛起,但我们此前所做的多次调查均显示,绝大多数语文老师都认为,至少要文白各半。”段心仪指出,最新的一项调查更显示,台湾过半高中语文老师希望古文占比增至六成。
她介绍,针对蔡当局拟把古文占比调至30%的争议,台湾“语文学科中心”日前透过电子邮件及线上问卷展开调查,共回收来自全台265所高中和职校800多份样本,800多位接受调查者全部为高中或职校语文老师。
调查结果显示,82.8%的受调查者反对降低语文必修学分数。因为忧心古文课量降低恐对学生学习造成影响,有84.4%的教师要求加深加广选修课程。此外,有54.2%的教师认为,高中古文占比应增至60%。
除了台当局文化主管部门前负责人、著名作家龙应台等多位文化名人上周陆续出面抨击蔡当局“廉价媚俗,蔑视责任”外,为阻止这一荒唐行为,岛内学者近期发起连署。至昨日止,参与连署的有海内外近5000名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其中包括多名台湾“中研院院士”,以及数十名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岛内各大学的文史类知名教授、作家等。
8月26日,发起连署的岛内学者声明表示,蔡英文当局“课审会”应尊重由专家组成的研修小组意见,呼吁“政治不要干预教育;课纲修正不应沦为意识形态工具”。
有台湾媒体评论,蔡当局关于语文课纲的争议逼出了温良恭俭让的“中研院士”、大学教授,“也可看出这份课纲程序及内容都不正义”机械阀门隔膜阀。对照大陆新课纲从小一开始教古文,及全球汉学渐成显学,如同逼台湾学生走向“文化悬崖”。“在大陆复兴中华文化之际,台湾却自甘堕落……将导致台湾三五年内文化优势完全丧失,年轻一代更将缺少竞争力,令人忧心。”
语文水平变差将削弱台生竞争力“台湾小学几乎没有古文,初中语文的古文占比30%,高中语文文白各半,绝大多数老师认为这是合理安排。台当局课审会拟强制将高中古文比例下调至30%,根本就是不重视专业意见、逾越权限的荒唐做法。”段心仪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和其他学科一样,语文学习也是进阶式的,如果高中阶段不增加古文学习量,学生无论是在字词掌握还是在文采、思想上的提高,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按这样下去,以后再问台湾学生,有几个人会知道先秦诸子和唐宋经典?!”
参与连署的台湾佛光大学中国文学与应用学系教授谢大宁昨晚接受导报记者采访表示,蔡当局“去古文”动作其实是长期以来“去中国化”的延续,以“政治黑手”把所谓“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进行切割,妄图实现所谓“文化”。
谢大宁说,由于“去中国化”的影响,近年来台湾学生的语文水平逐步下降的事实毋庸置疑。“我在大学教学过程中有一个深刻的感觉,就是由于对古文学习的减少,台湾学生在中国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基础文化知识越来越不足,这会影响到他们的思考,也会削弱他们的文化积累,进而导致竞争力下降。”